英国石油CEO指责竞争对手及媒体火上浇油
周鹏雨解释说,煤矿复工复产仅一年,今年2月、4月和7月分别将部分通防、机运和掘进置换回来了,还有部分仍在置换中。
与会专家和领导认真听取了课题的汇报,审阅了课题研究报告,并对课题的研究深度、理论支撑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最近在国内外经济变数大增下,市场处于弱势,而煤价的下跌和较高的估值进一步促使板块跑输大市。
由于临近旺季尾声,我们预计动力煤价格短期难有起色,而4季度宏观及外围经济,以及节能减排政策落实情况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目前看电煤能否旺季明显上涨仍存疑虑。上周秦皇岛大同优混和山西优混平仓价再次下跌5元/吨,连续6周累计下跌20-25元或2.5%,对比2季度煤价连续11周上涨累计70-75元或9%的上涨,目前跌幅程度仍可接受。钢铁行业将在9月份进入旺季,部分钢厂上调9月份的价格,焦炭企业纷纷上调价格,部分焦煤价格也有所上涨,我们预计焦炭、冶金煤价格未来有上涨的可能。秦皇岛煤炭库存下降3.5%至721万吨,电厂库存下降至15天。而利比亚局势平息预期下油价是否明显下跌,预计也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短期煤炭板块走势。
电煤进入淡季后焦煤即将步入旺季,建议近期重点关注焦煤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和幅度以及可能带来利好的相关的焦煤的公司,如冶金煤占比77%的神火股份,资产注入预期较强、具有冶金煤属性的潞安环能以及焦煤占比较高的盘江股份、冀中能源等电煤进入淡季后焦煤即将步入旺季,建议近期重点关注焦煤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和幅度以及可能带来利好的相关的焦煤的公司,如冶金煤占比77%的神火股份,资产注入预期较强、具有冶金煤属性的潞安环能以及焦煤占比较高的盘江股份、冀中能源等。创造性地提出安全避险科学理念和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构建了有效实施以事前灾害预防为主的防灾,以事中人员自救、逃生、避险为主的避灾和以事后应急救援为主的减灾全过程的安全保障体系。
同时,通过 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有效推进,增强了煤矿企业安全意识,夯实了煤矿安全基础,提高了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建设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和紧急避险系统,实现了井下人员自救、逃生、避灾等整体功能,与灾害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救援共同构成防范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危害的有机整体。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监测监控、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四大系统建设已分别完成94.3%和83.8%、人员定位系统分别完成77.2%和51.4%,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谈到下一步继续加快推进六大系统建设时,赵铁锤强调,要注重提高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实用性。
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的大力推动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年多来,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国能源网讯】根据中国广播网报道,8月25日,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推进会在中煤平朔煤业公司召开。
会上,山西省煤炭工业厅、重庆市煤炭工业局、中煤集团公司介绍了各自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有关情况。自去年10月中旬以来,全国煤矿已连续300多天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是近10年来最好的时期。要坚持与矿井安全生产技术条件、灾害防治及井下应急救援实际相结合,统筹考虑、合理规划,优化选择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切实提高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特别是在全国煤炭产量继续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煤矿安全生产呈现出四个持续下降的良好局面。
建设完善六大系统作为有效保护广大矿工根本利益的生命工程,体现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体现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的重要载体和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实践创新,必将为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实现安全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必将载入我国安全生产事业的发展史册。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673起、死亡1083人,同比减少172起、486人,分别下降20.4%和31.0%。今年1-7月,全国各类事故总量206030起、死亡37415人,同比减少2456起、4689人,分别下降1.2%和11.1%。来自全国各产煤省、区、市、新疆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监机构、有关中央企业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负责同志对中煤平朔公司井工一矿六大系统建设进行现场参观、对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工作经验进行座谈交流,并组织参观六大系统先进技术装备展示。
要坚持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坚持面向煤矿生产一线,重点是建设完善好采掘工作面的六大系统,切实把六大系统建设成安全、可靠、有效的安全避险系统。发生重大事故9起、死亡151人,同比减少4起、55人,分别下降30.8%和26.7%。
在今天上午全体会议上,赵铁锤指出,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安全生产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发生较大事故53起、死亡266人,同比减少15起、60人,分别下降22.1%和18.4%。
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已经全部按时限要求完成了除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外的其他安全避险系统建设。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继去年取得较好成效以后,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673起、死亡1083人,同比减少172起、486人,分别下降20.4%和31.0%。谈到下一步继续加快推进六大系统建设时,赵铁锤强调,要注重提高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实用性。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监测监控、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四大系统建设已分别完成94.3%和83.8%、人员定位系统分别完成77.2%和51.4%,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要坚持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坚持面向煤矿生产一线,重点是建设完善好采掘工作面的六大系统,切实把六大系统建设成安全、可靠、有效的安全避险系统。
特别是在全国煤炭产量继续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煤矿安全生产呈现出四个持续下降的良好局面。会上,山西省煤炭工业厅、重庆市煤炭工业局、中煤集团公司介绍了各自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有关情况。
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继去年取得较好成效以后,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同时,通过 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有效推进,增强了煤矿企业安全意识,夯实了煤矿安全基础,提高了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中国能源网讯】根据中国广播网报道,8月25日,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推进会在中煤平朔煤业公司召开。创造性地提出安全避险科学理念和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构建了有效实施以事前灾害预防为主的防灾,以事中人员自救、逃生、避险为主的避灾和以事后应急救援为主的减灾全过程的安全保障体系。
在今天上午全体会议上,赵铁锤指出,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安全生产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的大力推动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年多来,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设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和紧急避险系统,实现了井下人员自救、逃生、避灾等整体功能,与灾害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救援共同构成防范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危害的有机整体。建设完善六大系统作为有效保护广大矿工根本利益的生命工程,体现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体现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的重要载体和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实践创新,必将为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实现安全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必将载入我国安全生产事业的发展史册。
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520,同比下降了36.0%,创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259对六大系统示范矿井,也将于年底前全部建成。
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已经全部按时限要求完成了除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外的其他安全避险系统建设。发生重大事故9起、死亡151人,同比减少4起、55人,分别下降30.8%和26.7%。
今年1-7月,全国各类事故总量206030起、死亡37415人,同比减少2456起、4689人,分别下降1.2%和11.1%。六大系统建设完善要坚持与煤矿安全实际需要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优先建设避难硐室,不适合设固定避难硐室的部位可用移动式救生舱作为补充。
自去年10月中旬以来,全国煤矿已连续300多天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是近10年来最好的时期。来自全国各产煤省、区、市、新疆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监机构、有关中央企业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负责同志对中煤平朔公司井工一矿六大系统建设进行现场参观、对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工作经验进行座谈交流,并组织参观六大系统先进技术装备展示。国家安监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强调,下一步要加快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大力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到2013年没有建设井下避险六大系统的煤矿,首先将被停产整顿,然后吊销生产许可证,并依法进行关闭。发生较大事故53起、死亡266人,同比减少15起、60人,分别下降22.1%和18.4%。
要坚持与矿井安全生产技术条件、灾害防治及井下应急救援实际相结合,统筹考虑、合理规划,优化选择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切实提高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虽然近期有保障房建设等利好消息,但由于炼焦煤价格上涨与钢企控制成本的考虑,焦炭市场依然难改两头受压的局面。
亏损企业亏损面达38.36%,接近40%。受此影响,山西、河北、山东、西北等地区地焦化企业纷纷单方调涨,幅度各异,最高达60元/吨。
首先,焦炭行业产量过剩,据统计我国1-7月焦炭产量累计24756.3万吨。虽然价格上涨,但是焦炭市场前景并不乐观。